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

畫線、筆記、便利貼,把書變成個人資產

「看過就忘記了,讀書有什麼用!」「會念書也不一定比較會賺錢!」⋯⋯相信很多人都聽過、甚至自己就說過這樣的話,但是《槓桿閱讀術》作者本田直之提醒,讀書就像投資股票、不動產一樣,是有機會獲得報酬的,只要你能夠把從書中獲得的知識,活用在商場上。他估算,讀書的槓桿效果高達100倍,一本1500日圓的書,將可以產生15萬日圓的利益。
《新‧知識生產術》作者勝間和代也把讀書視為投資,她認為,在資訊洪流中,對我們有幫助的頂多只有1%,但若能匯集起來,就能成為自己的內在資產,所以「淘金技術的熟練與否,應該會對淘金的效率造成很大的差異。」
與作者對話,積極發問與思考
要嫻熟淘金的技術,也就是如何將資訊去蕪存菁,找出真正有用的1%,勝間和代建議的做法之一,就是將閱讀視為與作者的對話:在閱讀時,想像作者的背景和訴求,用積極的態度了解作者的想法並發問。
《讀書力》作者齋藤孝則描述,每次讀書時,他都覺得好像作者正面對他,透過書本向他說明自己的心血結晶。
不過,正因為是與作者「對話」,而不是在聽作者「演講」,所以閱讀者並不需要照單全收,也可以抱著唱反調的想法,一邊讀一邊標出贊成和反對的部分;或是設身處地想,如果是我自己的話,我會怎麼做,並且迅速記下想出的點子;又或者是寫下與作者對話後的心得,才能讓書發揮對自己最大的幫助。
畫線、折角、註記,把書用到殘破不堪
一本保持乾淨的書的價值,就和它買回來的時候一樣;但是,一本經過畫線、折角、註記的書,就會變成專屬於讀者、獨一無二的書。讀別人畫過線的書很吃力,但自己留下痕跡的書讀起來卻格外親切,可能就是基於這個緣故。
本田直之主張,應該盡量把書用到殘破不堪。而且正因為每個人畫線註記的地方都不同,所以書對每個人的幫助也各異,才能成為個人的資產。
1.畫線、註記:閱讀時,可以一邊畫下「贊成和反對記號」,在贊成處用自己的話解釋一次,反對處則寫下自己的論點;也可以畫下「了解和不懂記號」,在了解的地方反覆閱讀,不懂的地方再去查其他資料。
多數時候,一本書我們只會看一次,第二次看的時候,是為了找尋自己曾經畫下重點之處,若之前沒畫下重點,過了一陣子就會像沒讀過一樣。
2.折角、便利貼:兩者功能差不多,主要是標記重要段落,所以遇到整頁都很有啟發、很有趣時,就可以在書頁上折角或貼便利貼。通常,一本書的折角或便利貼愈多,就表示這本書對你愈有啟發,書也會因此變厚,一眼就可以認出哪本書對自己最有用。
不過,為了不讓畫線、註記等工作擾亂了閱讀節奏,《閱讀力》作者奧野宣之提出「兩張書籤法」,建議將「閱讀」和「畫線」的工作分開來。閱讀時覺得不錯的段落,只要先折角,等讀到一個段落要休息時,夾入A書籤,標示閱讀進度。然後,趁休息的空檔,回到之前折角的地方畫線或做筆記,等到想要中斷畫線作業時,再夾入B書籤。
如此一來,想閱讀時再從A書籤開始;而等到B書籤走到結尾,就是一本書讀完、也記錄完的時候。
做筆記、寫心得,磨練原創的思考力
本田直之指出,「光是閱讀,充其量只是被動的行為,後續的筆記才是關鍵。」
《自由書寫術》作者馬克‧李維(Mark Levy)也認為,閱讀是為了得到可行的概念,而要達成這個目的,最好的方法就是採取主動的書寫:試著將作者的觀念連結到自己的生活,就算不認同作者,也可以透過反駁,找到自己的論點。
所以,閱讀時,盡量利用書中的空白處,記下自己的看法:可以是你想要問作者的問題、你讀完特定段落後的心得;也可能是你摘錄的段落大意,甚至是你想要背誦的句子。
心得和想法的特色就是,它們不會一直留在腦海裡,不記下來就稍縱即逝。雖然如此,但最好還是等到書讀完過幾天再開始整理,讓剛讀完一本好書的興奮感稍事冷靜,才能更客觀地給予評價、去蕪存菁。
1.筆記的形式:一般而言,事情做起來愈輕鬆,才愈容易持續下去。所以,在做讀書筆記時,最好簡單到只要填上日期、書名和作者,就可以開始。
你可以把想寫的東西輸入電腦檔案,或是抄寫謄錄書的內容,就算是一句話也無妨。但最好還是著重在讓你有「恍然大悟」的部分,因為若是你贊同或了解的部分,其實不是新的見地;反之,能夠顛覆自己想法的文章,才更有摘錄的價值。
針對筆記的內容,奧野宣之自創「串燒式讀書筆記法」, 就像串燒以「蔥加肉」的排列方式,分別用記號區別「摘錄和心得」,兩者交互書寫,藉由引用書中的內容,加上自己的感想,將書中的資訊變成自己的知識。
另外,筆記也可以區分成「理解筆記」和「記憶筆記」:前者是針對某個知識體系做系統性的整理,是想要活用某方面知識的閱讀核心;後者則是想要背誦的筆記,碰到參考資料和名言錦句時,也可獨立出來,參考資料是平常業務上可能會用到的數據,佳言則要完整寫出出處和文句。
2.筆記的習慣:一旦養成了寫筆記的習慣,就會以寫筆記為前提來閱讀,在讀書的時候,思考什麼地方要記入筆記。這麼做也可以訓練自己找到重點,邊讀邊做記號、反覆閱讀直到理解內容為止。
從最基本的層次來說,光是思考要摘錄書的哪個部分,自己又有什麼新的解讀,就已經是書籍的活用。串燒式筆記法的好處是,已經區分出作者見解和讀者的感想,之後看筆記時就不會搞混。而區分他人和自己的想法,才能磨練原創的思考。
將筆記化為行動指南,連接書與現實
廣告大師詹姆斯‧韋伯‧楊(James Webb Young)曾說:「點子不過是既有元素的重新組合。」將過去留下的讀書筆記分門別類,需要的時候將相同主題的筆記拿出來瀏覽,將對激發創意有正面助益。
要達到這個成效,必須建立在一個前提上:就是將讀書筆記累積起來形成資料庫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筆記全部輸入電腦,上傳到部落格,利用部落格內建的搜尋引擎,就可以輕鬆找到之前的筆記內容。
而為了不讓書只是讀完就算了,而能確實從書中學到嶄新或有啟發性的概念和祕訣,建議可以進一步將閱讀筆記製作成「隨身攜帶的清單」,以便於反覆閱讀,將所學深入潛意識。這種做法就好像是在「書籍」與「現實」之間搭建起一座橋梁,藉由反覆閱讀能夠實踐的內容或感想,將之融會貫通。你甚至製作一張行動的檢核表,再定期檢查新的行動或做法,是否已經養成習慣。

更多精彩文章請見本期經理人月刊「高效率閱讀術」,全國超商書店熱銷中!
前100名訂閱就送政大EMBA、菁英學院名師四堂課!

2011年9月9日 星期五

向上管理的7個建言:別揮霍老闆的資源,每個請求都花在刀口上

想找老闆的時候,老闆偏偏不在;忙到不可開交時,老闆偏又加工作給你。平時有小要求,老闆都沒問題;等到真正需要老闆大力支持的案子,預算卻剛好花完……職場的莫非定律,似乎總讓我們拿不到老闆的資源與支援。其實,老闆的資源,是部屬應該、也可以有效管理的。
老闆和我們一樣,時間、精力、可在組織裡運用的影響力都有限。部屬提出的每一項要求,都要占用老闆的資源,聰明的部屬不會用瑣事耗盡老闆的時間與精力,而會運用80/20法則,讓自己對老闆的每個要求,都能花在刀口上,產生最大效益。
領導力大師約翰‧科特(John P. Kotter)在與約翰‧葛巴若(John Gabarro)合著的文章〈Managing Your Boss〉(刊登於《哈佛商業評論》)中舉例:一位副總向執行長抱怨,別部門有個愛管閒事的祕書,要求老闆把他開除。雖然老闆運用自己的影響力滿足了副總的要求,但同時也惹怒了那個部門的副總,可想而知,等到下次當他想向執行長交涉更重要的問題時,因為「高價籌碼」已經押完,只能不了了之。
副總能因為這樣就抱怨老闆「不支持自己」嗎?很顯然,他只能怪罪自己忘了珍惜老闆的時間與資源,讓他費心思在不重要的事情上。
「成功的屬下會在腦子裡列出兩個時間表,一個是自己的,一個是主管的。」《成功屬下不報告》作者小松俊明寫道,主管手上有太多事要同時進行,有時還得幫屬下收拾爛攤子,所以老闆最喜歡的,是知道主管何時必須專心處理事務、何時才有空聽部屬報告,而且做事不需要看顧的「零保固」部屬。
對著才剛放下電話,正在寫備忘錄的主管說:「不好意思,請問你現在有時間嗎?」任誰都會發火吧!反之,了解主管通常在早上處理個人事務,於是在他審核完文件、剛好拿起咖啡遠眺窗外時,敲門說:「明天下午兩點的簡報我會和您一起去,但上次客戶很關心預估效益的計算方式,能麻煩主管與我確認一下嗎?」這樣的部屬肯定加分不少。
《部屬力一級棒》則說,只要想想你的時薪與老闆差多少,就會明白老闆的時間是昂貴的資源,而能夠意識到「上司的成本」,多為主管著想,才是具有部屬力。
部屬在運用「老闆資源」時,除了幫主管省時間等「節流」方式之外,也可以試著「開源」,對主管提供價值。例如面臨艱苦的難題,當人力、金錢、技術都逼近極限,大多數人覺得太勉強、想放棄時,如果有部屬願意挑戰,試著自己去調度資源、甚至創造新的工作方式來達成任務,主管就會發現「危急時能賭在這個人身上!」當你擁有這樣的評價,也就不用擔心老闆是否願意大力支援自己。